黄氏大宗祠(含月轩黄公祠、黄氏名贤祠)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,坐北向南三祠并列,由东至西依次为:月轩黄公祠、黄氏大宗祠、黄氏名贤祠,均属清代大式建筑,总面积1667平方米,分别由该村黄氏族裔、同治进士黄槐森及其兄德森倡议,于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(约于1862-1876)陆续建成。建筑格局均为三进连庑廊夹天井布局,均为面阔三间、进深三间;石础青砖墙,硬山式顶,抬梁木架构;绿釉瓦当滴水。建筑群气势雄壮,祠内外保存有石刻、木刻、砖雕、灰雕等多种饰物,其中以放置祠前的6只神态各异的石雕狮子最为精美。黄氏大宗祠基本保存原来的建筑格局,具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,是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的人文景观,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;是斗门地区保存原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;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。2008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区文物保护单位。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黄氏大宗祠
荔山村黄氏大宗祠建于清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(约1862-1876),是该村明代进士黄錀和清代广西布政使黄槐森的家族宗祠。三间三进,中轴线左右对称,祠前置石狮一对,后有围墙,右侧巷道有水井一口。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,硬山顶,博古脊,石脚青砖墙,绿釉瓦当滴水,虾公梁上置石狮子。祠内外有石雕、木雕、灰塑、壁画等饰物。
月轩黄公祠
荔山村月轩黄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丙子年间(1876),三间三进,祠前置石狮一对,后有水井及夯土墙。硬山顶,石脚青砖墙,后堂锅耳山墙,抬梁木架构,绿釉瓦当滴水,花岗岩石门框。石匾额阴刻“月轩黄公祠”,匾额由同治壬戌状元徐郙书题,祠内外有石雕、木雕、灰塑、壁画等饰物。
黄氏名贤祠
荔山村黄氏名贤祠祀黄姓历代贤人而建,迁建于清光绪十五年(1889)。三间三进,祠前置石狮一对。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,硬山顶,博古脊,石脚青砖墙,绿釉瓦当、滴水,雕花封檐板;虾公梁上置石狮子,石雀替、石包台,祠内外有石雕、木雕、灰塑、壁画等饰物;祠堂右侧有夯土墙附祠。